標籤:第三世多杰羌佛

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現實生活中,你有沒有掉進“自證陷阱”?

最近看了一條火爆網路的動畫短片,一頭牛為了自證清白,最終不惜以身殉之,該短片引發了無數人的考思和評論。


短片中,兩頭牛看到河裡漂浮著一個“不明物體”,第一頭牛說是鱷魚,第二頭牛搖搖頭,說那就是一塊木頭。第一頭牛堅持說那就是鱷魚,並且找了一根樹枝捅了一下。第二頭牛看到沒動靜,堅持說就是塊木頭。第一頭牛很生氣,它拿起石頭扔了過去,不明物體依然沒動靜。這時,第二頭牛更堅定地說那就是一塊木頭。但第一頭牛非要證明是鱷魚,它先是試探性地潑了潑水,後來乾脆跳了上去,沒想到,就在它剛要開口說話的時候就被鱷魚一口吃掉了,它最終用自己的生命讓第二頭牛相信那真的是一條鱷魚。





看完這條短片讓我不禁思緒萬千,短片下面的評論、感慨也是林林總總,其中不乏智者總結的精闢理論。


有人說:“和愚者爭論自己就是愚者。”


也有人說:“不需要去證明你是對的,做自己就好。”


還有人總結了一句精闢的話:“不與智者爭高低,不與愚者論對錯。”


作為旁觀者,我們或許能比較清醒地看待這類問題,可是現實生活中當我們身臨其境的時候,我們真的能做到如此的清醒理智嗎?


我有個朋友就和我說了一件她親身經歷的事。她用一個月的工資咬牙給自己買了一件觀望了許久的大牌衣服,結果她同事看見後懷疑她的衣服是假貨。朋友的第一反應就是反駁:“不是啊,我這是在某大商場專賣店買的,這還有發票呢。”同事挑釁道:“誰知道你的發票是不是真的?”朋友聽了氣得說不出話,一整天工作都不在狀態,還為此被領導罵了一頓。





現實中很多人都經歷過和我朋友類似的情形,遭人質疑且輕易就被影響,竭力地想證明什麼,結果總是不盡人意反把自己氣到。日常中這樣的事情實在太多,如果我們對此沒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就會時不時捲入這種無妄的煩惱之中。


《普通心理學》認為,這種情況屬於掉進了他人為你設置的“自證陷阱”,而“自證陷阱”被認為是一種很常見的“心裡控制術”。其第一步就是,對方以審判者的姿態站在制高點質疑你、否定你;第二步,對你的反駁證據視而不見,不是否認就是繼續找茬,完全不管符不符合邏輯,直到你被激怒,把你壓垮;第三步,繼續引誘你自證清白,直到你為此付出了代價,這時他就成功實現了對你的控制。


從上面的心理學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當你下意識反駁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失去理智被對方牽著鼻子走了,到最後是徹底被牽引。其實拋開心理學,從事情的本質去看,我們就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的爭執就是一場毫無意義的消耗。就像第一個故事中的兩頭牛,爭論水中到底是不是鱷魚究竟有什麼意義?又與它們有什麼相干?同樣第二個故事中的那種質疑,真的有必要為這種事和那種人較真嗎?就是證明了自己就能改變他人的惡意嗎?相信不但改變不了反而是正中下懷。





所以當遇到質疑的時候我們首先不要急著反駁,而是要保持理智,看清事情本身是重要的還是無關緊要,無論怎樣都不要輕易被牽引,對於無關緊要的事情,一笑了之就好,沒有必要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人和事左右到自己甚至影響到工作和他人,這樣我們才會從那些無妄的煩惱中解脫出來,自己主宰自己,而不是被他人主宰。套用佛教的說法,就是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有定力,不要輕易被外境所牽。看看現實中那些煩惱一大堆生活一團糟的人,往往都是些認不清事情本質做無謂消耗的人,這樣的人也多是缺乏理智缺少定力的人。


對於這一點不得不說佛門中的高人最是眾生學習的榜樣。那種“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的透徹與自在真的是世人望塵莫及的存在!可以說我們能學到多少佛門高人的風範,我們的煩惱就會減少多少。而在這個世上沒有什麼事比解脫煩惱和痛苦更令人感到快樂和嚮往了。由此可見佛教佛法真的是眾生幸福的源泉,佛菩薩給予眾生的真的是最切實最正確的教授和導引。





佛教中佛菩薩以智慧教化眾生的例子多不勝數,在此僅說一件發生在當代的事情。


當時,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著一些處心積慮的所謂的“犯罪材料”誣陷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甚至把早就撤銷的通緝令長時間掛在網上欺騙不明真相的大眾,佛弟子們看到後強烈請求佛陀拿出國家政府部門給予的證明檔自證清白。可是佛陀根本不為所動無所畏懼,對弟子們說:“眾生無明造業,難道我也要跟著無明造業嗎?”於是那份撤銷通緝令的證明整整鎖在櫃子裡十年不曾公開,直到十年後世界佛教總部被詆毀到難以維計,佛陀才不得不把它公開出來。




佛陀就是佛陀,面對任何境況始終如如不動,沒有任何私欲和激憤,只有大悲利眾。佛陀曾公開發願“眾生的一切造業罪過由我承擔,我種的一切善業功德全給你們。”佛陀如是說亦是如是做,用自己的實際行為教戒弟子,化導眾生。



相比佛陀的心境和德品,我們是不是為自己狹隘的心胸感到可憐和慚愧,是不是從佛陀的心境中認識到其實很多痛苦都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而能教會我們改變這一切的只有佛法。試想如果我們學到了佛菩薩的胸懷和心境,我們還會為那些無關緊要的事傷神嗎?還會被那些無關緊要的瑣碎羈絆嗎?還會有那麼多的憤恨煩惱和痛苦嗎?


撰文:北冥鯤


編輯:東寂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juK1AN1oeKyUQKE6Mn09cA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