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第三世多杰羌佛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佛弟子捫心問自己:這一生我到底想要什麼?

最近看了一個小故事讓人很有啟發。一個獵人拿著槍馬上就要追上一頭雄獅,半路卻遇上一隻蚊子,那只蚊子嗡嗡地飛來飛去令他心煩意亂,舉起槍就向蚊子射去,最後把子彈打完也沒有射到蚊子,然後垂頭喪氣地走了。

 



獅子不解地問:“你這麼小怎麼就將他趕跑了呢?”蚊子說:“表面上看他是被我趕跑的,但實際上他是被自己趕跑的。因為我的騷擾對他構不成任何威脅,如果他不理會我徑直追趕你,我也是奈何不了他的。我只不過是利用了人性的弱點,讓他自己戰敗了自己而已。”

 

故事很小,道理也顯而易見,卻發人深省。

 




我們往往都會有這樣一個弱點,常常會被一些小事所左右,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更可悲的是最後連芝麻也找不到了。說白了就是對現在正在做的事情的缺少專注和堅持。

 

生活中我們見到的,聽到的成功者,在分享他們自己成功的經驗時,必不可少的一條就是專注與堅持。

 




日本的“玉子屋”成立於1965年,是一家致力於滿足商務白領人士午餐需求的便當外賣公司。年銷售達9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5.67億元)。是同行業內難以企及的規模。

 


與很多挖空心思取悅食客不同需求的公司不一樣,“玉子屋”堅持每天只為顧客提供一種便當,365天都不重樣。價格低廉、低熱量、味道優良的便當,並能從回收的木制容器中的剩菜情況,總結資訊用於製作功能表,預估次日的訂單量。

 

因此,“玉子屋”的便當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家的盤中餐。其成功秘訣靠的就是將每個細節做到極致,專注做好一件事。

 

中國的“老乾媽”與“玉子屋”有著相同的經歷,都是始于微末成於專注。“老乾媽”包裝土的不行,卻能做到年銷6億瓶。何故?首先是專注:陶華碧對“老乾媽”的專注無人能及。她說:“我只曉得炒辣椒,我只幹我會幹的。”其次是在原材料把控上的極致和嚴苛。再次是口碑。產品極致、口碑極致、銷量自然也是極致。

 

世法上,一門深入專注一事,把一件在外人看來簡單甚至枯燥的事做到最好,就能取得成功。而學佛修行更是如此。

 

有一個施主問和尚:“您得道之前,做些什麼?”

 

和尚說:“砍柴、燒水、做飯。”

 

“那您得道之後呢?”

 

“砍柴、燒水、做飯。”

 

“那您得道後,沒有改變呀?”

 

和尚說:“改變了。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時候想著燒水,燒水的時候想著做飯。得道之後,我燒水的時候想著燒水,砍柴的時候想著砍柴,做飯的時候想著做飯。”

 


老和尚一語道破天機,看似簡單的對話卻蘊含了成就解脫的佛理。搬柴運水無非妙道,鋤田種地總是禪機。修行成就和生活中得到事業成功的道理是一樣的,不被外境影響,專注一心就會成功。

 




在佛教中也不乏專注一門堅持不懈的修行成就公案。

 

唐朝馬祖道一禪師一生提倡“即心即佛”,他的弟子法常就是從這句話而契入悟機,徹悟後隱居大梅山。

 

有一天,馬祖派侍者去試探法常,對他說:“法常,你領悟了老師的‘即心即佛’,但是老師最近又說‘非心非佛’呢!”法常聽了,不為所動:“別的我不管,我仍是‘即心即佛’。”馬祖禪師聽了侍者的報告,欣然頷首道:“梅子成熟了!”

 

古德有云“竹影掃階塵不動”。法常既悟了“即心即佛”的道理,就穩坐泰山,即便老師真的一百八十度地改成“非心非佛”,對他來說也不過是階前的竹影因風搖曳,掃不動一點塵埃。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世法哲言》中也有說法:“或發其願,立志當圓,弗可行中幻境之遷而致步不前,志於頂峰之士,勿以半山摘葉攀枝,為化城之品而留其步,如是之行終無所願,焉得絕頂之峰也,萬法如是耳。”

 

靜下心來捫心自問,在學佛修行途中,當我們發了具體的、方向正確的願心,立下了成就解脫的志向之後,我們是否被修行路上那些世法幻境所牽引,迷於世法、財富、親情而忘記了學佛修行,解脫成就的目標呢?

 

又猶如一個人明明要從上海直達北京,卻到西安、河南、張家界去瞎逛,去旅遊,慢慢也就忘記了自己既定的目標是北京,最終在無常的懊悔中了卻一生。同理,如果我們還沒辦法專注于修學真正的佛法,而被那些帶著光環的“貌似佛法”或“心靈雞湯”所迷惑,那今生成就的希望在哪裡呢?最終不是同樣在無常中墮落輪回。

 



余以為,作為一個正信佛弟子時時刻刻都要專注於“解脫”這個目標,認清並撇開修行途中與“解脫”無關的內外阻障,切實按照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所說無上佛法《極聖解脫大手印》的兩大心髓去修持,這才是我們必須專注和堅持的修行大方向,也是成就解脫的快捷正道。

 

文/在路上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https://www.toutiao.com/i678255685027024129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