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第三世多杰羌佛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當你浮躁、煩悶、焦慮時,不妨多讀讀這幾則故事

 紅塵喧囂,起起伏伏,我們難免會遇到各種人,經歷各種事。有人時常豁達、樂觀、喜悅,有人時常煩悶、浮躁、焦慮。我們的心境不一樣,思考方式不一樣,對問題的解決辦法也會不盡相同。如何堅持內心的寧靜、淡定與從容?看了這幾則故事,也許你會從中得到啟發。


(一)抱怨的反面是心大


禪師有個愛抱怨的徒弟。


一天,禪師為教導他,將一把鹽放入一杯水中讓他喝,徒弟說:“鹹得發苦!”


禪師又把更多的鹽撒進湖裡,讓徒弟再嘗湖水。徒弟喝後說:“純淨甜美。”


禪師語重心長地說:“生命中的痛苦是鹽,它的咸淡取決於盛它的容器。你願做一杯水,還是一片湖水?”徒弟若有所思。


相信大家看了這個故事,都想做“一潭湖水”,而不是“一杯水”。可是為什麼遇到生活中的小事,我們會忍不住抱怨、發怒、指責呢?因為我們的心還不夠博大,遇到一點點小事就被牽動了,心染外境,執著其中,因此產生一系列的不良反應。


那麼如何解決煩惱呢?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馬上放下執著,接受生活中的不如意。萬事萬法皆為虛幻,過眼雲煙而已,都逃不過成、住、壞、空。看淡了人生,放下了自私,就能拓寬自己的心胸與格局。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在法音《心境要博大》中教導世人:心大才能了道,心大才能渡入菩提。若我們保持心胸開闊,能忍一切之難忍,能容一切之難容,斷除我執,就是在朝心境博大的道路上前進。一切福報、成就又有何難?


只要我們不斷錘煉自己的品格與心境,生活的征途就是星辰大海!




(二)老和尚養蘭花


一個老和尚養了一盆蘭花,他對這盆柔嫩的蘭花呵護有加,經常澆水除草。


蘭花在老和尚的悉心照料下,出落得花姿優雅、清秀可人。


有一次,老和尚要外出會友,便把這盆花託付給小和尚,請他幫忙照看。


小和尚很是負責,像老和尚一樣用心呵護蘭花,蘭花茁壯地成長著。


一天,小和尚給蘭花澆過水後放在窗臺上,就出門辦事了。不料天降暴雨,狂風把蘭花打翻砸壞了。


小和尚趕回來,看到一地的殘枝敗葉,十分痛心,也很害怕老和尚責怪他。


過幾天老和尚回來了,小和尚向他講述了事情的經過,並準備接受責難。


可老和尚什麼也沒說。小和尚感到很意外,因為那畢竟是老和尚最心愛的蘭花呀!


哪知道,老和尚淡然一笑,說道:“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多麼簡單、樸實的一句話,卻道出了老和尚豁達的人生態度。養蘭花是為修身養性,蘭花本身雖重要,卻重不過人生的清貴涵養與高尚品德。




(三)快樂之道


有三個愁容滿面的信徒,去請教無德禪師:“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樂。”


無德禪師:“你們先說說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麼?”


甲信徒道:“因為我不願意死,所以我活著。”


乙信徒道:“因為我想在老年時,兒孫滿堂,會比今天好,所以我活著。”


丙信徒道:“因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撫養。我不能死,所以我活著。”


無德禪師:“你們當然都不會快樂,因為你們活著,只是由於恐懼死亡、由於等待年老,卻不是由於理想、由於責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責任,就不可能活得快樂。”


甲、乙、丙三位信徒齊聲道:“那請問禪師,我們要怎樣生活才能快樂呢?”


無德禪師:“那你們想得到什麼才會快樂呢?”


甲信徒道:“我認為我有金錢就會快樂了。”


乙信徒道:“我認為我有愛情就會快樂了。”


丙信徒道:“我認為我有名譽就會快樂了。”


無德禪師聽後,不以為然,就告誡信徒們道:“你們這種想法,當然永遠不會快樂。當你們有了金錢、愛情、名譽以後,煩惱、憂慮就會隨後佔據你們的生活。”


三位信徒無可奈何地道:“那我們怎麼辦呢?”


無德禪師:“辦法是有,你們先要改變觀念,金錢要佈施才有快樂,愛情要肯奉獻才有快樂,名譽要用來服務大眾,你們才會快樂。”


其實,無德禪師的話語總結而言就是——自利利他。若站在自私自利的角度,快樂不會純粹;而在自利的基礎上實現利益他人,積善行德,心性能得到提高,人生也會變得更加豐盈。




最後,筆者附上一首著名的禪詩:


《平常是道》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期盼大家的身心都能沉浸在知足與幸福之中,畢竟人生除了生死大事,其他都是區區小事。


撰稿:悅色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5974322889340


#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2022年10月18日 星期二

人生大拷問:當機會來臨時,你抓住了嗎?

 “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我們時常將這兩句話掛在嘴邊,提醒他人或勉勵自己要善於抓住機會,捕捉成長的契機。



近期,筆者追了一部都市劇《生活萬歲》,其中男主角曾志東因犯錯從本市豪華酒店的客房部總監被貶去做門童,然後峰迴路轉抓住機遇重啟事業的經歷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曾志東由於個人失誤從高位跌落到坐“冷板凳”,他沒有垂頭喪氣、怨天尤人。在門口值班時,偶然之下他接待了“微服私訪”的集團董事長,與之暢談,並對酒店運營問題一語中的,表現出了較高的職業素養。董事長慧眼識珠,看出曾志東在酒店管理方面有豐富的經驗,所以重新任命,將他破格提拔到常務副總助理的位置,讓他的事業如枯木逢春。


通過曾志東的經歷,筆者再次驗證了一個道理:機會從來不是隨隨便便能摘到的,而是靠我們努力追求,于厚積薄發中捕獲的。要想獲得機會,我們平時就得積極進取,修煉基本功,錘煉自身技能與品格,為機遇的到來做好準備。



試想:如果曾志東沒有酒店管理經驗,換個普通門童,只懂開酒店門、叫車、開車門、扶助客人上下車以及裝卸行李,他還能得到破格提拔嗎?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說,人生中的許多機會要靠我們自己創造與把握。如果一個人既能利用外界機會,又能自己創造機會,那麼他獲得成功的可能性會很大,而且成功的程度也會更高。


一方面,生活中有很多機會,如果我們沒發現,也許是我們缺少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如果我們沒有及時抓住機會,那是因為我們自身沒做好抓住它的準備。


另一方面,平常人等待機會,勇敢的人創造機會。勇敢的人總會設法前進,步步為營,放下抱怨,積極創造機會。只有落伍者,才會不斷埋怨老天為什麼不給自己機會!


再者,機會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當代住世佛陀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慈悲無量,將快速成就解脫之大法《極聖解脫大手印》帶到世間,展現在眾生面前。作為修行人,你準備好了嗎?你是否把自己錘煉成合格法器來承載大法?


作為修行人,無論在家或出家,在藏地、漢地,還是在世界其他角落,我們皈依後,燒香拜佛,研習經文,誦經持咒,恭聞法音,修法打坐,閉關參禪,看起來好像是在虔誠修行、精進修法的路上,但實際上多少人表面在修行,實際深陷貪嗔癡慢疑中,沒有按照佛陀的教戒實行。原因在於我們沒有真正修行,沒有做好成就解脫的鋪墊,基石不牢固,因而修建不成穩如泰山的高樓。因此古人才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牛角。”


反問自己:我們是如何修行的?按照《什麼叫修行》做了嗎?此外,很多人雖然求到了法,但可能連疑心都沒有去掉。不是懷疑上師不具師資,就是懷疑佛法不實,再不然就是懷疑自身業力深重,以上都說明這些人未曾成為合格的法器,因此也就得不到大法灌頂,也談不上得灌,更談不上依法而修成就解脫了。


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們只有平時做好各項準備,也就是日常中要修好行,樹立正知正見,把自己鍛煉成一個合格的法器,堅定如山,毫不動搖,虔誠純淨,堅信佛法真實不虛。到了此時,佛菩薩傳給相應大法,我們自然就會受用,依法而獲得成就,渡到彼岸不在話下。


撰稿:在路上

編輯:悅色

轉載自:人生新視野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824949260157713

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

真實案例告訴你為何要惜福?

 01你的碗裡,藏著你一生的福報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瀾先生,出版的《碗淨福至》以幽默瀟灑的筆法,寫出美食風味,敘述風土人情。


更重要的是,透過浸潤了煙火氣息的文字,蔡瀾向讀者傳遞了一道樸素的生活理念:


對生命心懷敬畏,對食物心懷感恩,方能以淡定的心態,從容而優雅的走完這一生。


這也是書名“碗淨福至”的意義所在。


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最深沉的哲理往往蘊含於生活中的點滴,就如同在日常一餐一飯的不經意間,就隱藏著人一生的福報。


02對食物缺乏敬畏的人,終會受罰


《朱子家訓》有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不僅是提倡節儉,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讓世人學會感恩。


明朝有個叫張義方的富商,他家有萬頃莊田,每天過著靡衣玉食的生活,


他雇了上百個佃農,為自己種植莊稼,佃農年年要給他繳納租糧。


日子久了,他收的糧食便堆積如山,一時吃不完,就在穀倉裡放著。


有人勸他,這麼多糧食不如分給窮人,不然就浪費了,這麼做也算給自己積福。


可他不聽,時間一久,存糧也就發黴了。


張義方倒也不急,他翻了翻穀倉,把發黴的糧食倒掉,把餘下的能吃的都喂了牲口。


有人說他是造孽,他也毫不在意,殊不知“倒掉的是良心,流走的是福報。”


六年之後,黃河決堤,張義方的良田和家財都毀於一旦,盡數被毀。


因為他的為人,也沒有一個向他施以援手,導致一家人在災荒中活活餓死。


這個世界的殘酷,在於你曾經做過的惡,終將會在若干年後,以同樣的方式加倍的償還於你,而那一刻總會令你猝不及防。



03你對食物的態度,乃他人對你的態度


曾國藩是晚清時期的風雲人物,他善於從細節中洞察人性,在其著述《曾國藩家書》中記錄了這樣一件小事。


曾國藩在安慶鎮壓太平軍時,一位遠親前來投奔。這位親戚出身貧寒,衣著樸素,言談誠懇,見到曾國藩時更是當面表示,願意追隨曾帥左右,不求富貴只圖溫飽。


幾天後,曾國藩在營帳中為他準備了一桌宴席,席間兩人侃侃而談,從天下大勢到征討策略,這人的言辭句句犀利精准,曾國藩對他的表現很滿意。


不料他席間的一個舉動,引得曾國藩心中不悅,吃罷飯後,曾國藩叫人送了他一筆盤纏,將其打發了。


身邊人大為不解,這個秘密直到後來曾國藩寫給他弟弟的信中才被破解:“某家赤貧,且初作客,去秕而食,寧其素耶!吾恐其見異思遷,故遣之。”


原來這人雖然自稱家貧,在吃飯時卻無意間流露了一處細節:


只因軍糧粗劣,他一邊與曾國藩交談,一邊將米飯中的秕糠挑出,曾國藩由此斷定此人心口不一,難當大任。


生命是由無數個細節的集合,在高手面前,你言行舉止的細節決定著你的成敗,而那些藏匿於細節背後的蠅營狗苟,終將在他們的慧眼下無所遁形。


禪者說:惜福不只是碗裡的事情,人真的有一點愛心,其實就是培福。


吃葡萄時,可以把葡萄皮留給螞蟻;吃蘋果時,可把蘋果皮扔到草叢裡喂小動物。


吃完飯用水涮一下碗底的食物殘渣,倒在植物的根部,植物也會歡喜。


我們用水洗澡、洗臉、洗衣服,要儘量地節約。我們今天的水多浪費一點,子孫就會少一點水。未來世界上最缺乏的,不是黃金、能源,而是淡水。


我們吃一頓飯,有些人就浪費很多紙巾,我們少用一點紙巾,是對樹木的慈悲,也是對這個世界的愛。


愛是跟萬物連接的最好方式,讓我們從當下開始,把對世界的愛做出來吧!


轉載自:吉祥地樂土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xfdAA5fi66gzdtArkuRuJQ

2022年10月9日 星期日

福報不是向佛菩薩求來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那年,柱子28歲,但終身大事還沒著落,為此,柱子娘傷透了腦筋。她想盡各種辦法,最多一個月就找了五個“算命大師”,這個說:下月“桃花運”,那個說明天婚姻動,結果沒有一個准的。


怎麼辦?柱子家附近有個寺院,柱子娘心頭鬱悶,就到寺院裡散散心,順便去燒燒香,求觀世音菩薩給柱子找媳婦。每次到寺裡,柱子娘就直奔觀音殿。焚香、禮拜,頭磕得咚咚響,還念念有詞:“觀音菩薩老人家啊,您就可憐可憐我們全家吧,賜給我們一個賢慧、孝順的兒媳婦吧,哪怕長得醜點也中啊,這孩子一過三十再找媳婦就難了。您看我這麼虔誠地來禮拜您,您就發發慈悲吧,您真能賜給我一個中意的兒媳婦,我就天天來給您上香,還給您做身黃袍……”

 

一邊念叨,一邊哽咽。念叨到動情處,柱子娘猛一抬頭,看到觀音菩薩仿佛慈悲在沖自己點頭微笑。於是渾身充滿了力量,感覺明天就有個漂亮、溫柔、賢慧的兒媳婦進自家門。

 

但是很長時間過去了,柱子還是沒有找到媳婦。

 

柱子娘想,我這麼虔誠為什麼觀音菩薩不顯靈?也許是我在觀音殿供的太少吧,那就再加兩桶油,再供兩藍鮮花,兩袋米吧,這下滿意了吧?哼、再不顯靈賜給我兒媳婦,我就再也不來寺院了!

 

回家的路上,柱子娘是越想越氣最後竟然病倒了。同在寺院做義工的居士中有個王大姐,之前,她很關心柱子娘,曾勸她過要明信因果,要從心地上改變自己,特別是柱子本人要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王大姐還告訴柱子娘,如果到寺院燒燒香、拜拜佛,送幾桶油就都能如願,那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窮人、病人、光棍、“剩女”了。因為福報不是向佛菩薩求來的,而是自己修來的。

 

但柱子娘感覺那是在罵自己,也在誹謗觀世音菩薩。難道我沒有兒媳婦是報應嗎?難道我這麼虔誠,觀世音菩薩就不會顯靈一下?

 

柱子娘越想越覺得 “這個王大姐不是個東西,竟然還要我從心地裡改變自己,難道俺是個壞人?”因此,在寺院,柱子娘看見王大姐就把頭扭過去,繞著她走。

 

可沒想到,如今自己臥病在床時,寺院那麼多義工也只有王大姐竟帶著禮品來看自己,這讓柱子娘好生感動。王大姐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跟她講,等她病好了,帶她去一個如來正法的外地寺院,參加聖德師父主持開法會,路費由王大姐出。柱子娘懵懵懂懂間答應了。

 

不久後,他們一行人果真來到了千里之外的名寺,那碧波蕩漾的荷花池,那氣勢恢宏的大雄寶殿,那莊嚴無比的佛菩薩像,一下就把柱子娘的心抓住了。她激動地走來走去,到處磕頭禮拜。

 

別逗了!燒幾柱香供幾桶油就要觀世音菩薩賜個媳婦?


第二天,柱子娘看到主法的聖德師父就像見到了自己的親娘,聖德師父那慈悲的目光好像一下看穿了自己的心,她胸中的委屈鬱悶頓時化作不盡的淚水,嘩嘩地流。

 

法會結束後,在聖德師父主持下,柱子娘皈依了三寶,柱子娘覺得自己像是重生了一回,找到了真正的家。

 

在廟裡,她恭聞了南無本初報身佛法音《發願求加持》,她一邊聽,一邊心中翻江倒海:我就是佛陀在法音裡講到的人啊,

—初一、十五搞點上香、拜佛,吃點假素,搞點信仰,我確實不是真正的修行人!

 

——我為了兒子娶媳婦,發願做黃袍,花、油和大米供養觀音菩薩!其實這是在跟觀音菩薩做買賣啊!我把佛菩薩當成了“貪官污吏”了,簡直是在侮辱佛菩薩啊!即使觀音菩薩慈悲加持我,憑我這個心態又怎麼能得到加持呢?!

 

柱子娘從心底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柱子娘終於明白這些年為了自己不但白求了,還犯下了黑業之罪啊!

 

柱子娘哭了,這次是真心悔恨地哭了……

 


回程的列車上,柱子娘還不忘拿出剛求到的法寶——《什麼叫修行》,情不自禁地誦讀起來“……修行,即是修善惡二所緣業之增益與離避。也就是增益善緣,種善因,結善果;離避惡所緣,離惡因,避惡果……”

 

她越讀心裡越敞亮,越讀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越讀越覺得自己以前根本不懂修行,覺得自己對兒子過分溺愛,導致孩子一身惡習,就憑眼下的狀況,有哪個姑娘肯嫁給柱子?

 

她發願:不僅要自己修行,也要勸兒子學佛修行,勸其他家人修行,勸那些與她有相同煩惱的人修行。只要好好學習如來正法,轉換因果,還愁兒媳婦不上門?

 

回家後,柱子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騰出了兩間大房子,佈置了一個莊嚴的佛堂。她每天早上不到五點就進佛堂禮拜上香做功課,並動員全家人一起念誦經咒,學習如來正法。隨著學習佛法的深入,柱子娘的心態行為大變。煩躁鬱悶的情緒沒有了,對待公婆妯娌和鄰里比以前友善大方了……

 

而柱子呢?鄰居們都誇他變了一個人,不再泡網吧了!勤苦打工時,還學到了一門手藝———電焊。柱子就專門把那些跟他一樣大齡的青年們,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電焊隊。由於肯吃苦,講誠信,手藝又好,在遠近已是小有名氣,找他們做活的人特別多,收入自然提高了。以前是求人介紹兒媳婦,現在是上門提親的人接連不斷。

 

柱子娘開心的笑了,因為現在對兒媳婦的渴望已經不是生活的全部,而經歷著六道輪回痛苦的他們,有了更高的人生目標——修行解脫。柱子全家人都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幸福生活都是靠修學如來正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得來的!

 

文/ 慈芳、慧明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https://www.toutiao.com/i6652131484842852871/


#修行

2022年10月2日 星期日

修行人不要捲入道場的是非

居士捲入道場的是非之中,有各種緣由,比如同修之間因瑣事不和,或觀點對立,還有些是見到上師讓自己“不滿意”的言行,是非就會充斥到道場的每個角落,當事人要麼退出要麼對立升級,而剩下一些不明就裡的居士,開始懷疑開始糾結。在這種氣氛下,如果沒有正知正見,就會帶來躁動。


如果我們的眼睛總是不由自主地看到別人的不足和錯誤,耳朵也總是聽到這樣那樣的是非,這只能證明我們的修行還沒有進展,沒有修到足以讓自己清淨修行的行持。在你看和聽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你的心像一隻籠子裡焦躁的猛獸,一不小心就被牠恐嚇,被牠傷害,你根本管不住牠。是非將你纏繞,你在懷疑徘徊之中,煩惱無盡!當夜晚你想用打坐的清靜戰勝你煩亂的心,你發現你會節節敗退。一個煩燥的白天不會帶來一個寧靜的夜晚,每一次對境你都能體會到一種無奈,你不想煩惱,你不想聽到是非,不想參與是非,可你無所適從。


當你意識到這些問題時,應該去聞思修佛陀的說法和開示,或翻開佛陀的經典,用正法指引你獲得自我的反省和清靜的途徑。思維人生無常,輪回路險,修行學法如救頭燃,自己有緣進入佛門,目的是為了什麼?


佛法存在於世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將眾生從六道輪回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相應的,解脫自己,也才是佛弟子修行學佛所應有的目的,離開解脫這個主軸而學佛,都不是正道。所以要反省自己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被業力牽引,被是非主宰,被煩惱擊中。如果你不改變自己,在哪裡你都會被是非淹沒。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法是在告訴我們什麼?為什麼要這麼修?我們學佛學菩薩,不照佛菩薩學,學什麼呢?當你用六度代替是非、懷疑、貪心、嗔心、愚癡、慢心時,是非在哪裡?當你聞思佛菩薩的慈悲教導從而懺悔自己的過失時,哪裡還有別人的過錯,當別人沒有了過錯,是非從何而起。沒人給得了你是非或煩惱,只有你自己能給自己這些負面的東西。不管是上師還是同修,哪怕路上匆匆而過的行人,沒有過失,一切都是你的業你的緣,好或不好的事情,都是因果業報的顯現,我們在這場人生之戲中,最好的演出原則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佛陀為楷模,從因地上不斷與佛菩薩相應,那麼我們才會培植增長自己的善根福德。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總不自覺地說一句“菩薩保佑”,別忘了我們也要下決心在別人痛苦失意時伸出我們溫暖的手,展現一個溫柔的笑容,當是非襲來,要儘快摒棄自己的懷疑和煩惱,用智慧判斷,用相續增上的修行誠心,祈願佛菩薩的加持,讓自己和他人獲得正見的護佑與清靜。要知道,一切都緣聚緣散,唯修行解脫是自己不變的目標!


所以修行人不應捲入是非,自己更不能成為一種是非,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切都會慢慢止息。佛菩薩的教戒就是道場,聞思修佛法的清靜心就是道場,一聲聲佛號就是道場,最終我們會明白,其實所有的違緣對境,所有的是非煩惱,在正見的佛子眼中,都是能轉化成菩提的道場!


密勒日巴尊者教導我們說: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他們冒著下地獄的危險來成就你,所以諒解並用慈悲心去祝福他們。因為即便過錯是別人的,業障一定是自己的。


轉載自:802學習班 公眾號


https://mp.weixin.qq.com/s/FFTERndpYE9ofKb0aEPHYQ